wbg logo

研究进展

“猕猴桃种间杂交品种金艳的分子鉴定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120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的发明专利“猕猴桃种间杂交品种金艳的分子鉴定方法”(ZL 201510062151.4)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发明人:黄宏文、钟彩虹、李大卫和刘义飞。 

  建立植物新品种鉴定和保护体系对保护育种者权益、促进植物品种创新、有效利用植物种质资源和促进农林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子标记因其稳定、不受表型及环境变异影响,已成为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及稳定性(即DUS测试)测试的重要手段。此外,分子标记解决了目前育种材料遗传基础日益狭窄及选育品种数目增多导致的品种差异趋同问题。利用AFLPSSR标记等多种分子标记的方法,对油菜、玉米和水稻等多种作物成功地进行了DUS补充测试。在我国,玉米、水稻和大麦等作物的分子鉴定图谱已经成为品种保护国家标准(如,2014年颁布的《大麦品种鉴定技术规程SSR分子标记法》)。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作为第三代分子标记,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和重要性状的基因定位等相关研究中。特别是,最近SNP标记在冬、春大麦等品种测试中的成功运用,为猕猴桃等多倍体物种进行分子标记鉴定提供了有力示例。 

  我国猕猴桃产业和科研的发展已成为猕猴桃品种分子鉴定体系开发的强劲推动力。联想控股现代农业板块公司佳沃集团等大型企业介入农业,在产品的推介、品牌的创建等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推动了我国果品的高端化和国际化;但与此同时,一批劣质及仿冒的品种和果品在市场流通,如何鉴定并保护新品种及其产品已成为国内企业及科研单位的重要任务。随着猕猴桃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中华猕猴桃的参考基因组草图(616.1Mb)和39040个基因序列已经被公布并得到注释。这为我们开发猕猴桃品种鉴定的分子标记方法提供了科研基础。 

  本发明选择猕猴桃种间杂交品种‘金艳’为研究对象,开发出一套基于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手段的鉴定猕猴桃种间杂交特征的分子鉴定方法。其发明方法具有重复性好、稳定性高的特点,是第一个应用于猕猴桃种间杂交品种鉴定的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其他类似猕猴桃种间杂交品种的分子鉴定。 

科研处 王豫兰